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的商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8年全市商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商务经济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招大引强、培育产业,发展流通、促进消费,完善平台、扩大开放,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改进作风、强化服务、提升能力,奋力推进黄石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商务事业发展新征程,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强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全市商务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出口增长10%;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10%,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货值增长10%;新注册重点项目160以上,新开工重点项目140个以上,新投产重点项目110个以上;实际到位内资1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商务发展新动能
1.积极推进商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商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流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补齐短板,优化供给,促进消费,突破性发展商贸流通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加快流通产业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法治化发展,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2.扎实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巩固和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成果,认真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好《黄石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宣贯工作,建立和落实重大商业项目听证制度、商业面积监测预警制度和商业网点统计制度,建立商业网点建设项目库,合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着力推进全市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边界清晰、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指导推进大冶市开展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委机关内部机构改革,理顺机关部室、单位之间权责关系,理清职能分工,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全面构建职能明确、责任清晰、协同配合的商务管理体制机制。同时,指导汪仁食品所完成企业改制。
3.全面深化商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和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整合集中、审管分离、精简增效、统筹联动”为原则,以法治商务、廉洁商务和服务型商务部门建设为目标,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强化监管职责,提升服务水平,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建立商务治理体系,不断激发市场社会活力。
4.加快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积极对接湖北自贸区,认真贯彻落实《黄石市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经验实施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学习借鉴自贸区探索形成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在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将黄石打造成为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对外开放高地。
二、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着力夯实赶超发展底盘
5.全力以赴推进产业链招商。保持产业链招商定力,瞄准世界和国内500强、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打造更多国家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市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夯实工业强市底盘,加快赶超发展。
6.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继续推进驻点招商、委托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探索基金招商、股权招商、科技招商、校友招商、展会招商等新模式,切实提高招商工作的精准度、有效性。着力推进重资产招商,吸引客商轻资产“拎包生产”。充分利用京津冀、鄂港粤、湖北台湾周、楚商大会、长三角投资洽谈会等活动契机,充分借助“南南合作”等平台,积极推介和宣传黄石投资环境,主动外出招商,拜访企业,对接项目,力争新引进一批优质重点项目。全力筹备湖北省“体育+”招商投资洽谈会。
7.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市服务业项目攻坚分指挥部各项工作,加强项目落实过程中的服务与监管,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严格落实项目包保服务机制,及时掌握了解重点招商项目进展动态及突出问题,及时帮助项目业主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保姆式”服务,力促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确保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国家、省级有关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不折不扣落实政策,让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建得快、质效好。
8.严格招商引资日常考核。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工作对接,定期督办各专班招商进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日常考核,把全年工作压力细化分解到每月,时刻紧绷招商引资责任之弦。将招商引资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领域,树立正、反典型,营造招商氛围。扎实推进“双招双引”工作,开展能力大比武,加快招商引资队伍能力建设。
三、加快内贸流通创新发展,着力打造鄂东商贸中心
9.着力“建商圈”,打造区域大市场。积极参与武鄂黄都市圈核心功能区建设,研究制定《黄石市全力推进鄂东大市场建设 加快建成武鄂黄都市圈核心功能区实施意见》,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区域市场发展,把黄石打造成为核心功能区大宗商品分拨中心。重点实施新城吾悦广场、居然之家、永旺梦乐城、大润发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型商贸项目在团城山、大冶湖新区布局,加快邻里中心、示范商圈、特色街区、商贸小镇建设,引导推动商业综合体健康发展,打造鄂东消费中心。
10.着力“办商展”,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强对会展业的规划、服务、扶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政府主导、实体支撑、市场运作”的会展机制,促进会展业快速发展。全面对接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优势产业,举办会展活动,做到月月有会展。全力筹备举办“2018中国(黄石)国际保健酒博览会”,力争永久落户黄石。筹备举办“湖北省体育文化展”和“湖北省体育发展论坛”。充分利用矿博园、奥林匹克中心引进专业会展。着力打造黄石会展品牌,鼓励市场主体举办各类大中型专业性展会活动,全力做大会展规模,打造鄂东会展中心。
11.着力“优商品”,千方百计拉动消费。推进零售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围绕假日消费,引导企业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扩大市场销售。深入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扩大居民消费,增加消费供给,打造名品、名店、名街、名区,创新消费模式,引导外地消费回流。深入推进“荆楚优品”工程,持续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加强商品品牌建设,提升商贸业质量和效益。推进餐饮、住宿、邻里中心、家政服务、农村居民生活服务及养老服务业发展,挖掘大众化服务消费潜力。加快社区菜市场、超市、便利店、家政服务等便民网点建设,打造“8分钟生活圈”。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开展便利店进社区活动,支持大型商贸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鼓励发展一批乡镇商贸中心,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同发展。
12.着力“通商路”,促进流通现代化。以国际化为引领,以法治化为保障,推进内贸流通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建设,加快全市内贸流通现代化进程。以“互联网+流通”为载体,鼓励重点企业、传统企业建立网上销售新平台,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出台我市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引导义乌商贸城电子商务聚集区等健康快速发展。指导推进大冶市省级、阳新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项目化、清单化,策划推出一批城乡电商项目,开展合作洽谈。组织参加各类电子商务展览会、博览会,提升电商企业影响力。
13.着力“减商负”,降低流通成本。全面完成全国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标准化试点企业为龙头,推进农产品冷链、药品、电子商务、快消品行业物流标准化建设,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构建标准化物流联动体系,大力补齐商贸物流发展短板,推动流通领域降本增效,全面完成试点项目检查验收,力争以优异成绩完成国家评估考核。全面推进农商互联,支持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优化连锁经营布局,加快发展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提高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协同效率,切实降低组织性成本。
14.着力“立商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商务诚信建设,落实企业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推进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支持,筛选培育一批大型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品牌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发展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充分运用各类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完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与微型企业结对帮扶机制,鼓励开展工商、农商对接合作。制定出台《商贸企业发展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提高商贸企业进限积极性。
四、全力培育外贸新业态,着力加快“走出去”步伐
15.培育外贸新业态。持续推进“三项工程”、“破零攻坚”计划,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坚持培育本土和引进省外相结合,重点打造1-2家功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企业成为省、市级外贸综合服务试点,带动全市外贸工作持续稳定向好。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我市服装、黑色金属材料两个国家级出口基地的龙头拉动作用,提升出口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积极参与“荆楚优品海外行”行动,促进品牌产品走向世界,带动相关优势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大力引进外资和出口型企业,培植出口市场新主体,不断提高我市经济外向度。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鼓励重点企业开展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响应新时代外贸发展新要求,促进进出口协调平衡发展,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大宗商品、中间品和优质最终产品进口,引进先进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市企业创新发展水平。用足用好进口贴息政策,支持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进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在全省前列的位次,力争九进全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
16.加快企业“走出去”。全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大力引导我市外经龙头企业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投资及工程承包力度,努力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交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市对外开放综合实力。支持华新、东贝、十五冶、美岛、山力等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投资,开展国际产能输出,建立资源开发、产品制造和市场销售基地。
17.实施外贸服务工程。提升外贸服务和保障能力,组建服务专班,主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帮助和引导我市的外贸出口企业最大限度享受国家及省外贸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开展外贸业务;统筹协调保险机构,推进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鼓励和协调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信保保单质押融资等新型贸易融资工具,为企业提供融资费用支持,切实改善外贸企业融资环境,充分挖掘企业出口潜能。落实“百展行动”计划,积极组织境外经贸活动,引导重点外贸外经企业参加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全球供应链大会,力争全年组织企业参加境外经贸活动10次以上,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外派劳务行为,保持外派劳务市场管理秩序良好。
五、全力推进开放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
18.建设“大平台”。加快推进黄石新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协调推进新港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成功申报黄石新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继续抓好新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智慧口岸。依托新港口岸优势,引进一批船代、货代、物流企业、外贸企业入驻,不断拓宽黄石新港口岸业务功能。以保税物流中心为载体,积极申报筹建黄石综合保税区。
19.拓展“大通道”。发挥黄石新港至韩国釜山、上海洋山港和外高桥港等江海直达航线优势,优化和加密江海直达日韩国际班轮、长江内河固定班轮航线,推进直航业务常态化运行。积极加强沿江口岸合作,重点加强与成都、重庆口岸部门的联系对接,推进开通黄(石)蓉(成都)铁水联运班列。全面加快新港口岸业务拓展,加强黄石新港招商宣传推介,不断扩大新港口岸辐射能力。
20.推进“大通关”。充分发挥口岸办的协调服务功能,形成口岸大服务的氛围。建立口岸服务联动机制,强化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巩固压缩货物通关时间和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专项治理行动成果,继续推动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工作,切实为外贸企业通关提速减负。协调推进关检“三个一”通关模式和“三互”大通关建设,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单一窗口”功能,开发外贸、服务、通关辅助管理、口岸物流作业应用项目,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六、全面加强行业监管服务,着力塑造商务部门新面貌
21.全面坚持依法行政。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积极开展普法工作。统筹抓好全市“双打”工作,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扎实开展成品油、二手车、典当、拍卖、单用途预付卡等行业市场专项治理,加强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市场秩序。依法依规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公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执法满意度和平安建设公众知晓率、参与率。加强档案保密等工作。
22.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全面落实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属地管理、企业主体原则,加强行业督导,重点盯防大型商场、超市、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积极联合安监、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确保行业安全生产无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3.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全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文明创建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划行规市、卫生保洁、管理监督到位,持续加强餐饮桌牌、光盘行动、文明劝导等行动,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抓好文明氛围营造,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重点商贸企业、商业街区文明创建宣传、公益广告宣传全覆盖。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加油站双层罐改造等工作。
24.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和社区帮扶工作。加大商贸流通产业扶贫,积极推进电商扶贫,落实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领头人培养计划,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带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外派劳务扶贫,引导外出打工、增加收入。扎实推进驻点太子镇屋李村精准扶贫工作。继续做好驻点社区和辖地社区“双联双促”帮扶工作。
七、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提升商务工作水平
25.全面夯实基层党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主线,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抓好“党建引领·模范机关”建设,突出抓好支部规范化建设,积极创建“红旗党支部”。大力加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工作,进一步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做好老干工作,关爱老干部。
26.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日常管理,落细落小,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坚守使命担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以更加严实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着力营造勇担当、善作为,务实重行、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坚持“大事在手、难事不躲、琐事统筹、事事着落”,聚焦重点目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建清单、明责任、定时限,严格实行挂牌管理制度,对重大工作督办事项,实行蓝、黄、红牌管理,严格执纪问责。
27.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让“咬耳朵”、“扯袖子”、“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意见和市委实施办法,驰而不息反“四风”。
28.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大兴学习之风,加大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对党员干部经常“充电”、经常“补钙”,不断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力求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加强对党政干部的素质考评,通过知识竞赛、大比武等多种方式,激发干部更加注重学习、自我提升。大兴调研之风,加强商务系统部门统计工作,做好商贸流通经济分析,提升决策水平。完善干部考核办法,探索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双向激励。加强干部培育选拔任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事业本领,公道公派选人用人,真正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培养出来、使用起来,实现干部队伍的不断优化。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干部作风锤炼,打造一支作风务实、履职担当的商务招商干部队伍,为推进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强市、赶超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